第(1/3)页 赵四柱是特意请假回来的,他就只能在家待一天的时间。 媳妇怀孕了,他都顾不上高兴,就先帮自己岳父岳母把住的地方安排好。 岛上就一个村子,距离部队的家属院也不远,走路的话十分钟就到了,骑自行车只要五分钟。 童家人来的时候还带了一辆自行车来,是赵银柱给的,三个小柱子上大学以后,家里的自行车就多了一辆出来。 知道童家人要来海岛,王小红就让童家人带过来给童玉萍骑,这样她去哪里都方便。 赵四柱找了月明岛村子的村长古大海给童家安排了住的地方。 岛上需要开发也就需要劳动力,童家的到来,村长是非常高兴的。 月明村背靠着岛上的一座山,这样台风来的时候受到的伤害会小一些。 村里以前住的要么是木屋,海草房,山洞,是部队来了以后,因为村民少,只有几百人口,部队就帮忙给村民统一盖房子。 童家人也分到了一栋用泥土和珊瑚石混合搭盖好的房子。 房子很结实就是比较低矮。但是这样的房子可以很好的抵御台风。 童玉萍来岛上这些年,早就习惯了岛上时不时就出现的台风,童家人刚刚来,都还不知道台风的厉害。 赵四柱把岳父岳母一家安排好了以后,才有空回到自己家看自己媳妇。 童玉萍在知道自己怀孕的第一时间就告诉赵四柱了。 赵四柱回来的时候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的,那些和他要好的战友都被他搜刮了一遍。 麦乳精,鸡蛋糕,月饼,饼干,奶糖,奶粉,鸡蛋。 只要是学校附近的供销社里有营养的东西他都买了回来,就怕童玉萍和肚子里的孩子没的吃。 “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回来,花了不少钱吧?” “呵呵,萍萍不用担心,今天大哥大嫂给我寄来了一张汇款单,足足有五百块钱,足够用到你生完孩子和坐月子了。” “五百?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啊?” “没事,大嫂说了,等以后咱们有钱了再还她,或者多给她寄些海货回去。” “行,现在我爹和娘哥哥嫂嫂们都来了,只要有退潮就去赶海,应该是能搞点东西回来的。” 这边海岛会比内陆地区好些,岛上的人只要肯勤劳吃饱饭是没问题的,靠着部队,岛上的村民日子还是挺好过的。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海岛上的岛民日子都好过,有的海岛上的人穷的要死,连衣服都没的穿的都有。 海岛上最怕的就是生病,生病了没有药,很多岛民就是看病看穷的。 月明岛自从来了部队以后,岛上的人生病了也有地方看了,这也是部队为什么把卫生所开在家属院外面的原因。 就是为了方便岛上的人看病。 这天晚上轮到童玉萍上晚班。 和赵四柱吃完饭以后,夫妻两个整理了一下家就从侧门到卫生所。 这么多年在一起,赵四柱早就已经习惯了和童玉萍的相处模式。 童玉萍给人看病,他就帮忙拿药。 这会看病其实很简单,药也就那几种药,赵四柱给童玉萍打下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童老师可真幸福,看赵连长这么疼你怕你丢了,你帮人看病他都要跟着。” 一个经常来找童玉萍看病的妇女阿凤见到了赵四柱就故意开起了童玉萍的玩笑。 “呵呵,他难得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叫他在家里休息,他非要跟着来。” 赵四柱笑嘻嘻的回道。 “我这是妇唱夫随。” 阿凤:“确实你们两个感情好,要让岛上的男人都来看看,娶个媳妇有多不容易就该好好对媳妇,看他们还会不会见天的打老婆。 您说对不对啊!童老师!” 童玉萍虽然在卫生所上班,可不管是岛上的人,还是战士们,都喜欢叫童玉萍童老师。 童玉萍在学校里,不仅仅教语文,有的时候还会教孩子们唱歌。 童玉萍唱歌非常的好听,家里还有一个收音机,经常教孩子们 唱革命歌曲。 有的时候还教孩子们画画。 她是在岛上的学校实习的。 和岛上的孩子很熟悉,有被她教过的学生就没有一个说她不好的。 天天回家都是童老师说这个,童老师说那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