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许兰因随口笑道,“这首小曲儿是山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吹的,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好听,想用在茶舍里招揽生意。我也不想曲子传出去,找到那个少年的家,给了他父母五十两银子,让他家买几亩地,以后不要再吹那首小曲儿。”又赞赏地看了柴菁菁一眼,笑道,“菁菁表妹在笛子上有极高的天赋呢,她吹出来的曲儿,和我听到那个少年吹出来的曲儿还是有差别,不止吹得更好,有几个地方的调子也变了。可以这样说,表妹今天吹的曲子,是她把一首不知名的小调改编成了这样。” 由于许兰因的失误,柴菁菁吹的曲子的确跟原来的“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曲子有细微差别,但依然好听。 柴大夫人惊道,“那岂不是菁菁改编的这样好听?” 柴菁菁笑得十六颗白牙尽现,眼里迸发着精光。她真的这么厉害?她真的如此厉害? 许兰因又提议道,“表妹再重新给曲儿起个好听的名儿,正式演奏的时候最好请人用古筝伴奏一下,只要几个简单的刮奏和滑音,弄出流水声就好。” 柴菁菁听得连连点头。 长公主喜道,“本宫早看出菁丫头聪慧。再好好琢磨琢磨,把小曲儿改得更好听。”又对许兰因笑道,“山里的孩子,穷。以后你回去了,再给那家二百两银子,让他们日子好过些。” 许兰因点头应是。 柴菁菁也不想继续呆在这里了,拿着笛子和乐谱回自己院子琢磨曲子。 申时,柴驸马、柴统领、柴俊一起回来了。 他们说,老沈氏“畏罪自杀”,京兆府已经判了义绝。柴家不能留她的尸首,沈家也不敢收,直接让人扔去了城外的乱坟岗。为怕她的几个子女悄悄掩埋,还派了十几个暗卫在那里守着。柴正关及老沈氏生的两个嫡子,三个入仕的孙子也已经同意辞官回老家,辞官的理由是看管家眷不利,引咎辞职。 众人听了都极是解气。 马氏还是有些不愤,说道,“每次看到潇哥儿身上的伤,想到他受的苦,我的心都碎了。柴正关做了那么多恶事,没坐牢不说,却还保住了清白的名声。” 柴俊说道,“父亲心慈,看在兄弟的情份上手下留情。但他们做的坏事多,坑的不止我们,有些人不会留情,他们将来得不了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