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到古御帝的情绪平息几分后,御颜熠才娴熟地将地上的奏章一一拾起,再次摆放在古御帝的木桌上,不咸不淡地开口,“明日早朝,御沐琛势必与大臣联名上书,请求父皇再批军粮,父皇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古御帝听了御颜熠的问话后,挫败无力地躺在龙椅上,“除了点头,朕还能如何?” 每次钱家铸下滔天大错,他虽然怒气冲天,想要将钱家定罪论处,可一想到钱家手中的兵权,他便立刻泄气了。 他知道,自己软弱无能,无法胜任帝皇之位。 可在惨烈的皇室夺嫡中,仅有不问政事的他得以保全。他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被扶上了这龙椅。没人问他愿不愿意,没人问他能不能胜任。 他想留名青史,想为民除害,但他不能动钱家这头养不熟的白眼狼。否则,将钱家逼上绝路,钱家必然会反扑一口,起兵造反。 仅凭京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兵力和神机营的那些新兵,根本无法与身经百战的钱家军抗衡。 虽然谈论的是国家生死存亡之事,御颜熠却仍旧是一贯的云淡风轻,与古御帝的挫败不安截然不同。 “钱家起初,贪慕的不过是些蝇头小利,也不敢如此目无君王,无视朝纲。是父皇一再纵容,才使得钱家的野心愈渐庞大,拥兵自重,滋生妄念。” “如今,父皇若是再对钱家如此放纵,来日,他们所图谋的,便不再是钱财权势,而是古御几百年的基业。” 古御帝双手蒙着头,满脸的追悔莫及,“熠儿所言,朕何尝不知,只是,这是当初埋下的祸根,如今想要拔除,谈何容易。” 他如今能做的,也只有步步忍让,将收回兵权之事,寄托在御颜熠身上而已。 御颜熠抿了抿唇,“儿臣知晓父皇的难处,也知晓,如今不是撕破脸皮之时。只是希望父皇日后能稍稍强势些,不要在儿臣还要奋力一搏时,便先一步退让隐忍。最起码,不要让儿臣孤军奋战。” 古御帝神色有些不自然,“熠儿放心,虽然军粮终究要批,但明日早朝,朕不会轻易点头。” “父皇圣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