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眉瑾用手捂了捂自己的脸,而后高声道:“天寒地冻,马骑地太快了一些,脸上有些受不住了。” 她一面说,一面笑着看着观若。观若很快领会了她的意思,也从马上下来。 眉瑾是不了解萧翾,对她天然有一种畏惧。 怕这春堤之上,也会有萧翾的眼线,怕她们说了什么,会被人误解,给观若带来什么麻烦。 但观若本来也只是不想对眉瑾造成什么麻烦而已。 眉瑾笑着对她道:“殷姑娘的马,如今骑得很好,想来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来学的。” 观若抚摸着马匹的鬃毛,“在南郡时有出门,总坐马车,嫌太慢了一些。是不会的东西,总是想好好学一学的。” 她侧过脸去,望着眉瑾手中的柳枝,“还是天寒地冻之时,柳枝尚未抽芽,便折柳枝,也没有什么趣味。” 城外送别的长亭,倒是常植垂柳。概因柳枝谐音“留”之故。 眉瑾笑了笑,“只是和嘉盛他们这些毛头小子一起呆的太久了,所以有时候自己看见这些植物,也忍不住要动起手来。” 她回过身去,又折了一支,随手递给了观若。 而后漫步而至梅江一侧,“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可惜梅江并不经过北城,北城的百姓,便看不见这样的情形了。” 眉瑾虽然这样说,可她方才站在盛开红梅之下,不曾想着伸手攀折,却偏偏折了垂杨柳。 “原来南北通达,只要是城中的百姓,都可以欣赏梅江的四时风景。” “到如今,不要说是庐江城外的百姓,便是北城百姓,也再难欣赏到了。” 观若低头苦笑了一下,“世事如此,也是无可奈何。” “更何况如今梁朝四处战乱,九江的战火也不过刚刚平歇了一部分而已。” “庐江城中的百姓已经算是幸运,至少庐江城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战火了。” 无论是萧翾还是晏既,都不是暴虐不仁之主,并不会苛待属于他们的那些土地之上的百姓。 而有他们驻守在这里,也不会轻易地有人再要将战火蔓延过来。 除非是他们彼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