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若不然,她还有个哥哥,他却是什么都没有的,如何能在妙义坊住着这么好的院子。 不过,这些同她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她日日来寻他,只是为了学一身好医术。不求悬壶济世,只要能照顾她身边的人便好。 林霰实在是个很严格的师傅,他没有教过别人医术,对待她便只是让他抄一本他自己汇编的用于常用疾病的医书,每日都要抽查。 也要学辨认药材,要用极快的速度,把他说的几味药从一大堆药材中挑选出来。 把这一本书都背会了,他才开始教她切脉。这比背书更难,她了很长的时间。有一段日子,善堂里的孩子见了她就要逃跑,怕被她捉住了要把脉。 再到后来,林霰突然问她,愿不愿意进诚毅侯府去,给乡君做丫鬟。她的境况总是不太好,而他虽然年纪小,却也仍然是男子,不好时时陪伴在她身旁。 林霰说话时很认真,她却莫名其妙的走了神。 平日她说她如何崇敬乡君,如何感激乡君,他总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可原来,他才是最关心她的那一个。 那时候她又想,林霰也许是乡君的什么亲人。 进了诚毅侯府,她才知道原来林霰和她一样,都是从小便没了父母,逃难到燕京来的孤儿。 他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可惜都失散在了茫茫人海里。他会识得乡君,是因为乡君过世了的四叔母。 他是被她救了的,是她给了他机会学习医术,给了他一生要走的方向。他比她要小一岁,说起这些的时候,却像个大人。 她能懂得他的感受,同样是遇见了贵人,从而改变了人生,没人能比她更懂得这种感受。 她与他的区别只是,她的恩人还活着,她还能将这恩情依靠陪伴还一部分给她,尽管乡君总是说,她并不希望她向她还情。 可是他却已经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斯人已逝,只剩下心中对那个人一生的怀念。 他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乡君的四叔母于他而言,便是他想象中母亲的样子。 她后来悄悄的向乡君打听过她四叔母的事情,才知道原来她也有一身好医术,却重病缠身,很早就过时了。 也许初相识时林霰说的“医者不能自医”,便是在感慨她的遭遇吧。因为这件事,她对他莫名的多了些怜爱,也许也不是怜爱,是发觉彼此同病相怜之后的一种亲近。 不过也还好,他也不是孤身一人,他找回了他的亲姐姐。总是很温柔的姐姐,耐心的教了她许多东西,她也很喜欢她。 对林霰的心态,多多少少有了些变化,是在昭永十九年的中秋。 那时候她跟着乡君一起到了香山,乡君和四爷在小院中赏月说话,她和林霰就被打发到了小院外的田垄上。 更小的时候,她应该就是跟着父母住在这样的小院里。白日父母要到田间干活,哥哥也还小,他们两个就被放在竹编的框框里,呆在田边。 她已经不记得那时有看过月亮。 后来的中秋节都是在善堂里过的,乡君来过之后,他们每年都能吃到月饼。善堂里孩子多,总是很热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