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阿福思索片刻,“他这病,病灶在心里,乃是心病;心病需要心药医,不是一张药方,一剂汤药便能治好的,这得等我回去,细细看过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 “不过……”他想了想,从腰间的宝葫芦中倒出一粒红色药丸,“你将这药丸喂他吃下,可让他暂时不那么疯。” 能够稳住一时的病情也是好的,景昭思量着,答应下来。 景昭又道:“我今晚会在尚食记中摆宴席犒劳大家,李先生、阿福,你们也请来入席吧。” 阿福摇了摇头:“不了,我要闭关看医书。” 老翁也摇头:“景昭小友不必客气,老夫在这山中多年,鲜少下山,实在不喜热闹。” 景昭听两人都这么说,便不再勉强。他又想了想:“对了,山上若是短缺粮食,您尽管和我说,我从山下给你们带来。” 老翁还是摇头,“我这山中不曾短缺,景昭放心去吧。” 顾景昭这才注意到,这山林中的小筑虽然装潢简单,但却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充足。老翁拿来招待他们的茶叶用的都是今年的新茶,这生活水平甚至比山下要强太多。 两人离开的时候,景昭不由心中有些疑惑。山下正逢饥荒乱世,这老先生从何采办,怎会山中生活比山下还富裕有余。 阿宁却道:“这世间不乏奇能异士,生怀绝技,为了躲避战争而寻一清幽之处避世,这位李先生便是这样的人罢。” 景昭同意。 “我能识得七国文字,听懂七国语言,便是先生所教;他还与我说过许多七国的故事,想来他年轻的时候,应当周游列国,有很多的见识。” 阿宁眸子微深了几分。 他没告诉景昭,他认识这人的一个弟子,因为他从他那个朋友的身上感受到了太多和这位李先生相同的东西。 阿宁觉得,这是师承一脉的缘故。 不过他的那位朋友说过,他最后一次见老师是在函谷关,后来老师出了函谷关,便再无音信。阿宁今日却在泉郡之中,一座不知名的山上见到这位李先生,或许真如李先生所说:一切皆是缘分。 两人继续下山,聊到了别的一些事情。 阿宁道:“那些俘虏你打算怎么处置?” 第(1/3)页